莫让互联网企业沦为“腐败洼地”
前不久,网易、字节跳动、美团、腾讯等头部互联网企业陆续通报多起内部腐败案件,有的员工因违规行为被辞退,有的因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,引起社会关注。
近年来,在政府鼓励发展数字经济、互联网经济政策措施的“加持”下,互联网企业蓬勃发展,经济实力、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加。然而,在快速发展的同时,互联网企业“成长中的烦恼”也开始显现,过去不太受人关注的企业内部腐败问题日益凸显。在“流量时代”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,一些人罔顾职业操守,干起了违法勾当。有的企业高管利用职务之便,将虚拟商品视为囊中之物,肆意侵吞;有的中层管理人员暗箱操作,将公共流量、客户信息转化为个人财富,中饱私囊;有的一线员工以“入场费”为幌子,勒索数百商家,贪污金额高达上亿元……
互联网企业的内部腐败行为,侵蚀的不仅是企业利益,更污染了营商环境,间接损害了消费者权益。道理很简单,那些高额的“入场费”,在层层加码中,自然会悄无声息地转嫁到消费者身上。另外,腐败分子为一己私利,非法窃取并贩卖个人信息,则泄露了个人隐私,导致消费者可能频繁遭受骚扰电话、垃圾短信的侵扰,甚至陷入精准诈骗的陷阱。
从通报的案例不难看出,互联网头部企业内部滋生腐败是有其客观原因的。一方面,这些企业在所属商业生态中普遍居于优势地位,处于关键岗位的员工,对依附于他们的小企业有着“生杀予夺”的权力,是名副其实的“甲方”,这就为权力寻租创造了机会。另一方面,这些年互联网企业业务扩张很快,而制度建设没有跟上,特别是忽视了反腐制度机制的健全完善,导致内部有效监督缺失。
整治互联网企业腐败,须多方发力、综合施治。对企业来说,应当全面梳理业务链条,特别是针对招标采购、广告投放等腐败易发多发环节,加强对关键岗位、高风险岗位的监督,加大对贪腐行为的惩治力度,并强化警示教育,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操守。对监管部门来说,也应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工作联动,指导其完善内部监督体系,形成内外协调的反腐合力。与此同时,还应强化社会监督,鼓励消费者、第三方企业等通过网络平台、信访等方式,举报涉贪涉腐行为。
互联网企业反腐,既有企业的特性,也有与其他领域反腐相一致的共性,同样需要驰而不息、久久为功。只有保持“永远在路上”的坚韧执着,保持有腐必查、有贪必肃的决心勇气,才能革除互联网企业身上的毒瘤,促进企业健康发展,构建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。
(作者 柯平)
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- 04-03 健全机制规范电商“全球购”
- 04-03 唤醒“沉睡账户” 保障财产安全
- 04-03 TCL冰洗创新科技亮相发布会
- 04-03 韶音新一代开放式耳机动钛圈亮相AWE
- 04-02 新规明确:人脸识别信息录入后 个人有权撤回同
- 04-02 推动体面工作与性别包容型政策,CSW69联合国妇
- 04-02 老板电器发布新一代食神大模型
- 04-02 巨人网络游戏接入DeepSeek
- 04-01 标识,让AI生产的内容“亮明身份”
- 04-01 150元就能获取隐私信息,“网络开盒”如此轻而


阅读排行
推荐教程
- 01-07增加用户金币数据库脚本
- 12-10这种“运气”碰不得!“拉车门”盗窃终进牢门
- 07-25高温下,户外劳动者应谨防热射病
- 01-07一键清理数据库历史记录脚本
- 12-17秋冬季五大高发眼病,不得不防
- 07-25我国成功发射四象01星等4颗卫星
- 07-25让大漠戈壁变身绿电“蓝海”——新疆全力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
- 07-25聚焦“水土湖草冰” 2023年江源综合科考启动
- 07-25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上海发布高质量孵化器培育实施方案
- 01-22 韶音深耕声学技术 推动开放式耳机技术创新